中国婆媳问题
婚姻虽然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是牵涉到两个家庭,但是很多的夫妻为了抛开在这段婚姻生活中所有难相处的关系,在结婚之前就彼此商定,单独生活。而在中国式的婚姻中,大都还是是女方嫁到男方家,和男方的父母共同的生活,好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结合。那么既然在一起生活,那就需要处理和这个家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自古以来,最难处理的便是婆媳之间出现的问题。中国婆媳关系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婆婆认为既然儿媳嫁到了自己家就应该听自己的,事事以自己的儿子为中心。而现如今讲究的是都男女平等,婆婆的观念,儿媳妇不认同,儿媳妇的观念,婆婆不满意,两个人以这样的想法相处下去自然是互相不对付。长久以往,中国婆媳关系就让大家产生了一种畏惧,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处理好中国婆媳之间产生的问题呢?
一、中国婆媳关系的现状
1、婆媳生活在一起
中国男婚女嫁最基本的模式是女方嫁到男方,并且与男方的一家生活在一起,大家试想一下,原来男方家庭经过多年的磨合,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平衡关系,现在,突然有一位媳妇闯了进来,加入到这个家庭成员中,那就自然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这正如外来生物,来到新的地方,如果要生长的好,那自然要野蛮生长,但它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如果外来生物生长得好,那原来固有的生物就不可能生长好,这样,就有一个形成新的生态平衡的过程,在这个形成新的生态平衡的过程中,那自然有残酷的斗争。所以,媳妇娶进门,要形成默契的家庭关系,那自然又有一个磨合过程,而且媳妇作为新的家庭成员,她必然要找到家庭的归宿感,可她在展现她风采的过程中,那必然会盖过其他家庭成员的锋芒,这样,就会形成针尖对麦芒的一种矛盾,一旦没有处理好,那就会形成家庭斗争。
2、女性家庭地位偏高
虽然中国依然也是男人主宰的社会,但是,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无论男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但在家里却要乖乖听老婆的,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基本性质。所以,在媳妇未娶进来之前,婆婆在家里的地位那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她的老公,还是她的儿女,那都必须要听的。现在,媳妇娶进家,一方面婆婆要维系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媳妇要想取得新的权威来管理男人,这样,婆媳必然要产生矛盾,婆婆要维护权威,维护旧的体制,媳妇要挑战权威,编制新体制,那婆媳矛盾就来了,在这个新旧权威的更替过程中,两代权威如果更替不和谐,那自然就要有斗争。
二、中国婆媳问题的根源
1、经济条件不对等
在中国人眼里,结婚一定要门当户对,不然一定会有问题,可现实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真的很少,大多数都会选择将就。这就导致了婚姻里一方的经济不好,引起家庭里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比如说,男方家条件很好,女方家条件不好,这个时候女方在婚后的大家庭里稍微有一点不好的行为,就成了婆媳矛盾的导火索。还有就是双方家庭都一样,贫穷,小两口婚后经济也不高,家里的经济主要靠的是男方,这样的不平等也会让婆媳关系相处不好。
2、思想观念上的不一致
在工作和孩子这两个问题的选择,大多数年轻父母选择了工作,孩子丢给自己的婆婆照顾。婆婆带孩子自然是老一辈人的想法,“正确的”方法,可这样的方法在年轻父母看起来却是错误的。思想观念上的不一致,带来的不仅仅体现在照顾孩子问题上,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矛盾。婆婆认为这个是对的,可媳妇觉得是错的,反之,婆婆认为是错的,媳妇却觉得是对的。这样的“唱反调”带来的就是婆媳关系的不和谐,有矛盾。
3、处在中间的男人“能力不足”
很明显,当婆媳关系有矛盾的时候,这个时候处在中间的男人就决定了这段关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继续不好下去。一个是自己的妈妈,要孝敬,一个是自己的老婆,要疼爱。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方没有被照顾到带来的都是痛苦。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的不和谐有些就是因为男人在其中扮演着“和稀泥”的角色,父母这边考虑不到,老婆那边也照顾不到。
三、中国婆媳问题如何友好的化解
1、理解在家庭中的位置
在家庭这个大系统里,婆媳之间是一个小系统,和夫妻关系、母子关系一样的对等关系。媳妇在夫妻关系中的角色是妻子,就需做好妻子这个角色应该处理的事情。在大家庭里,作为儿媳妇,就应该做好儿媳妇这个角色匹配的事情。当你站在媳妇的角色上去思考应该保持的人际边界,这样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2、确立心理边界
确立心理边界,这就要求作为个体先爱自己,具备独立性和主体感,对别人不依赖。你要考虑与自己、与别人如何处更合适。婆媳可以相互理解,但不必相爱,这并不是在强调不用去经营婆媳关系而去加以破坏。这是一种心理界限,怎么与婆婆相处让相方更舒适,所以,距离产生美嘛。
3、和老公形成联盟
所谓丈夫,有“一丈之内为夫”的说话,丈夫是一个可以相依为命,风雨共济,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婚姻是两个人过日子,往往因为个性的差异,个性过于强势,是因为内心弱小,不懂变通,缺少灵活性的处事方式,只有通过别人的改变才能适应自身。她们害怕细微的变化,婚姻中的弱者实质上演化成较强的个性。如果你是一个类似这样个性的女人,就需要与丈夫结成同盟关系共同应对婚姻,与公婆和平共处。让老公建立“我们”的阵线,在家庭关系中,首先是夫妻是第一关系,母子、婆媳是第二关系,让丈夫明白,他首先是自己的丈夫,其次才是婆婆的儿子,这样顺应关系可能会让人不适,婆婆的感情可能会受到伤害,但也会最终接受这个事实,儿子作为小家庭的丈夫,拥有在婚姻中的关键角色。
4、婆婆不是妈,要有距离
多数情况下,夫妻会与父母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笔者不建议夫妻与父母同住,两代人之间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精神需求有时候会格格不入,在一起会相互干扰。最好的方式是在同一个或相隔不远的小区,相互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不至于形成干扰,若有需要,也方便相互照应。如果精力无法满足,可以请保姆来帮忙。现代的年轻小夫妻都有自己的所主导的事业和生活,和长辈若能划分开,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不错的相处之道。
5、孩子尽量自己带
现代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两个人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几乎是不可能事。还会因为孩子养育问题闹得分崩离析。多数孩子交由长辈父母来带。原则上,下代的事情不应该由上代人来承担,儿女不应该把养育儿女交由上一代人的父母。从孩子健康成长的立场出发,孩子的童年如果能和父母亲密相处,对拥有完善的人格非常重要,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由母亲全职养育孩子,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这对孩子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建立安全感,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和年轻一代在养育孩子观念上存在差异。年轻一代讲究科学育儿,父母曾带过孩子津津乐道。所以,要接受两代人这种育儿理念上的差异,求同存异才能更好的相处。
6、不要总找娘家人撑腰
实际生活中,原生家庭往往把儿女放在首位。媳妇哪里受得了婆家的气,发生矛盾第一时间找娘家人“告状”。进入婚姻生活,你要知道,你的首要选择是丈夫,需要学习合理与丈夫共处,避免和化解冲突。尤其是情感问题,想满足自身情感,只有来自于伴侣。